当前位置:首页 >  市场动态  > 正文

【地评线】彩云网评:“盲盒”管理切勿盲目

时间:2023-07-05 17:53:43     来源:云南网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 苗瑞祥

近年来,“XX+盲盒”的销售模式日益走进大家视野中。作为购物新潮,盲盒带给大家的是惊喜或者惊吓,刺激的是大家的消费热情。最近,食品销售也被安排上了“盲盒”的“不归路”。

日前,话题#“剩菜盲盒”你会买吗#登上热搜。5.9元两个面包、12.9元三份寿司……商家将当天没有卖完的食物进行随机搭配,以优惠价销售所谓的“剩菜盲盒”。这种食品盲盒销售形式如今悄然在北京、上海、南京等城市兴起,有“尝鲜”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笔记“炫耀”,甚至有网友表示,“要定闹钟抢,手速慢了抢不到”。有人认为捡漏,有人觉得踩坑。

“剩菜盲盒”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兴起,源于其中的“剩菜”,其实是指商店打烊前还未售出的食物,商家把它们随机搭配,以盲盒形式出售给消费者,价格比正价要便宜不少。当然,盲盒也成为了双刃剑,在给大家带来实惠和惊喜的同时,也不可避免带来一系列麻烦。监管“剩菜盲盒”势在必行,也不能盲目而行。

可以肯定的是,“剩菜盲盒”销售的初衷是为了减少浪费。每天各个商家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食品余量,如果不加以处理就会被扔掉。而通过将这些余量食品放入盲盒销售,商家能够减少浪费,并将食品以优惠价售出,满足一些年轻人追求新鲜感和折扣的需求。再从环保的角度来看,这种方式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,使食品浪费等问题引起广大年轻人的关注。

问题是,消费者对剩菜盲盒的安全性尤为担忧。都已经是盲盒了,那么肯定就是将“最大的不确定性”抛给了消费者。首先,盲盒中的食品多数是“临期商品”,这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到的食品可能已经过了一定时间。虽然商家声称这些食品在次日食用完全没问题,但消费者不能忽视食品保质期的存在,特别是对于一些过敏性食品或易腐食品。没有明确的标注信息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不确定性和疑虑,难以判断食品的质量和新鲜度。

何况,商家声称盲盒里的食品多为临期食品,但没有明确的标准来定义这个概念。这就给商家偷工减料或擅自处理过期食品的机会,从而增加了消费者食品安全的风险。虽然商家表示每天销售的盲盒数量是根据实际销量确定的,但其仍无法百分百证明这个过程是否真实、规范、透明。如果商家为了追求销售量而不顾食品质量和安全,那么这种销售形式就可能成为一个食品安全隐患。

“剩菜盲盒”若想持续发展,监管不能盲目,更不能乱忙碌。首先要根据各地条件,尽快完善临期食品流通方面的法规,使得临期食品的流通符合安全条件,并制定严格的程序,保证程序的落地。管理“剩菜盲盒”也应适度超前,研判其可能面临的各类问题,让监管精准高效。消费者也应该保持警觉,不盲目追求所谓的尝鲜和折扣,要理性购买,并对食品的质量和新鲜度提出要求。当然,适时推行“第三方”监管,将为避免赖账、逃避质量问题、碰瓷等不文明举止画上“休止符”。

“剩菜盲盒”的管理,当以消费者的权益和社会的福祉为出发点,找到一个平衡点,让剩菜盲盒健康、规范、与消费者“双向奔赴”式向前发展,为减少食品浪费、增强人民幸福感贡献力量。

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欢迎关注彩云网评,投稿邮箱yncywp@163.com,稿费从优。

标签: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