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恒丰银行完成改革重组,经营步入正轨,“临危受命”的陈颖或将告别该行董事长一职,开启自己职业生涯的下一站。
(资料图片)
作为12家股份行之一,恒丰银行在经历了前后两任犯罪落马的“掌舵者”之后,陈颖“临危受命”成为新一任董事长。
如今,随着恒丰银行完成改革重组,经营步入正轨,“临危受命”的陈颖或将告别该行董事长一职,开启自己职业生涯的下一站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陈颖董事长之前,恒丰银行原行长王锡峰、原监事长张淑敏二人已分别于去年8月、12月被调往它任。
此次陈颖被调任后,恒丰银行或面临董事长、行长、监事长三大职位同时空缺的局面。
功成身退或将调任
日前,山东省委组织部发布一纸干部任前公示公告,将拟任职干部的情况进行一一公示。
在一众被公示的干部名录中,现任恒丰银行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的陈颖赫然在列,显示“拟进一步使用”。
这意味着,万亿资产的股份行恒丰银行或将换帅。
根据简历,陈颖是位70后,经济学博士,出身金融监管系统,曾在央行和原银监会均担任过职务。
陈颖曾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司、货币金银司、货币金银局、银行管理司等部门均任过职,后又历任原银监会国际部处长、副主任、银行监管一部副主任等职。
2015年4月,陈颖任原青岛银监局局长。一年后,陈颖任原山东银监局局长。直到2018年,陈颖“临危受命”,奔赴恒丰银行担任董事长一职。
从2018年9月银保监会核准陈颖恒丰银行董事长任职资格算起,其已掌舵恒丰银行四年有余。
临危受命化解风险
恒丰银行是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,其前身为1987年成立的烟台住房储蓄银行。
相比其他股份行,恒丰银行的发展经营可谓一波三折,其中最令外界关注的莫过于前后两位“掌舵人”的陆续落马。
第一位是于2014年落马的姜喜运,其于2008年出任恒丰银行董事长。然而任职期间,姜喜运利用职务便利将约2.8亿恒丰银行股份,陆续转至其个人或亲友控制的公司名下进行隐匿,折合人民币7.54亿余元。
姜喜运之后,恒丰银行董事长的接棒者是蔡国华。但是,蔡国华掌舵恒丰银行后,不仅没有收敛,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地贪腐,相比前任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比如,蔡国华担任恒丰银行董事长期间,利用职务便利单独或伙同他人非法占有恒丰银行公共财物;未经集体研究,擅自决定将恒丰银行48亿元资金以信托贷款形式转入其个人实际控制的公司使用......违法违规行为可谓罄竹难书。
经有关部门查明,蔡国华的涉案金额竟高达103亿元。
在这两任董事长的“有力掌舵”下,恒丰银行终于走上了一条资产质量恶化、内控形同虚设的风险之路。
比如,蔡国华于2017年11月被查,而恒丰银行2018年的不良贷款余额便骤升为1635.61亿元,不良贷款率更是高达28.44%。
恒丰银行风险暴露后,山东省委省政府成立恒丰银行健康发展工作组,设立恒丰银行临时党委,全面接管恒丰银行工作。
出身监管系统的陈颖,正是在此背景下同王锡峰、张淑敏“空降”恒丰银行,分别出任董事长、行长、监事长职务,并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,推动恒丰银行改革重组,化解风险。
以陈颖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“临危受命”后,确定了剥离不良、引进战投、整体上市“三步走”的改革重组路径,并最终带领恒丰银行实现股改建账,走出至暗时刻。
数据显示,恒丰银行资产规模已从2019年的10287亿元增长到2022年9月末的12977亿元,增长了近2700亿元。
资产质量方面,恒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自2018年以来连年下降,截至2021年末,不良贷款率为2.12%。
“三长”同时出现空缺
事实上,在陈颖之前,恒丰银行原行长王锡峰、原监事长张淑敏二人已先后被调任。
2022年8月,担任恒丰银行原党委副书记、行长的王锡峰被调任至青岛农商银行,担任该行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。
四个月后,恒丰银行原党委副书记、监事长张淑敏,被调任山东省委统战部,担任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(正厅级)。
此次陈颖被调任后,恒丰银行或将面临董事长、监事长和行长“三长”同时空缺的局面。
有接近恒丰银行的人士表示,“三长”任职期间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,整个高管团队经营理念高度一致,干事创业的氛围很浓,这几年在数字化转型、城市更新、专精特新等方面打了不少硬仗,市场口碑不错。
如今,恒丰银行已经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,陈颖、王锡峰、张淑敏的离场也算功成身退。
不过,面对三人离开后造成的“三长”同时空缺的局面,恒丰银行后续如何知人善用,进而实现高层人事的平稳过渡,值得持续关注。
X 关闭
X 关闭